54年来,汪桓武的足迹遍及贵州茶区,言传身教,推广茶叶科技,为贵州茶叶生产、科研做了有益的探索,成为贵州现代茶叶科研与教育的先驱者。
作为贵州最早创名优茶的先行者,不仅使全省各地的名茶中高档茶比重显著增长,且品质风格大有提高,也较统一。为此后的贵州名茶的研制开发起了积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茶为万病之药”。他本人就是喝茶有益健康的活广告。“第二泡比第一泡香,第三泡更香,慢慢出香的茶是好茶。”这是汪桓武品茶的经验之谈,也是他的茶人本色。
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一个产业或者单纯的经济领域问题,茶的内涵丰富,以茶的品质特性、品茗意境、社会功能,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可以进而悟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哲理,教化大众。这就是他主张“中国茶礼”的本意。
汪桓武,踏遍茶山缘未了
54年来,汪桓武老师走遍了贵州所有的茶区,他每年约有1/3的时间是深入茶区山村,送科技下乡,指导茶叶生产,改进制茶技术,带头创制名茶,到茶区指导工作、讲学。
足迹54年……
54年前,当湖南农学院的毕业生汪桓武兴冲冲地走进位于贵州省湄潭县的贵州省茶科所时,压根就没有想到接受的第一项任务是深入各茶区调查贵州茶园生产现状。“搞科研不是在实验室里吗?”大惑不解的汪桓武至今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老所长谆谆教诲的一句话:“从事茶叶科研工作,就必须与茶园生产、加工进行结合,惟一的捷径就是深入茶区,实地调查。”
背起行囊,提着干粮,年轻的汪桓武二话没说就开始了他的调查之旅。那一次他走得最远的茶区是位于黔东南州芩巩县的一个较为边远的社队茶场。清晨天蒙蒙亮就从凯里出发,汪桓武沿着崎岖的小道在崇山峻岭中冒着烈日整整走了10多个小时,由于和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不通,他一直饿到晚上11点才爬到位于山顶的茶场。“那是我一生中吃饭吃得最香的一次。”汪桓武感慨地给记者回忆着当年的情景。
在接下来的短短两年时间里,年轻的汪桓武从这种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苦行僧般的调查之旅中受益非浅,他走遍了贵州的每个茶区,把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茶叶科研工作中去。回到单位,他写出了关于贵州茶叶生产现状的详实调查报告,并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观点。
也因为有了这次艰难的实地调查,汪桓武为自己今后所一直从事的茶叶科研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扎实的基础调查资料。他的很多课题都与这次调查有关,也让他有机会把科研与生产进行了有机的结合。他笑着说:用今天的话说,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产、学、研如何结合的问题。他说:“长期以来,科研与生产形成的两张皮,其核心是科研人员没有与生产结合,没有解决生产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所以产生了许多科研技术成果放在办公桌睡大觉,而生产企业又急需技术服务的矛盾。”
当年贵州的500余家社队茶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在很多茶场,他一呆就是一个月,特别是遇到清明采摘季节,有时他在山上一呆就是两个月,与工人一起采茶、制茶、一起研究解决茶青加工、茶形研制甚至机器的改造等工作。在历经磨难与艰苦的实际工作中,他一直坚定科研如何为生产服务、为经济服务的科学态度。多年来,他积极探索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开展了茶树品种施肥、种植 、生化分析等试验项目,为贵州的茶叶生产及科研做了有益的尝试。在老茶园改造、新茶园种植、良种苗繁殖等方面汪桓武老师不遗余力,他提出的“揉层茶园春土回沟条基法”,解决了山地茶园水土流失与利用春土回沟提高肥力的问题,为贵州茶区茶叶生产打下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今天,当我们喝着清香扑鼻、滋味回甘的贵州绿茶时,有许多读者可能还不知道上世纪七十年代那场关于贵州到底该发展红茶还是绿茶的争论,实在的说,那是汪桓武自认为从事茶叶科研工作以来最艰难的时候。
先行者
当年,贵州红茶大量出口到德国、欧洲等国家,很多茶界人士据此提出了贵州应该大力发展红茶的思路,学茶学专业出生的汪桓武通过自己长期深入贵州茶区的实际调查中得出了自己的结论:贵州其实更适合发展绿茶。汪桓武认为,从气候上看,贵州光照强、山高雾浓,再加上贵州白天晴、晚上下雨的独特气候,红茶与其相比各方面条件就远远不及发展绿茶好。为此,汪桓武撰写了几千字的《关于贵州发展绿茶的可行性》的文章在《中国茶叶》杂志发表,文章引起了国内许多专家的关注,一些有经验的专家专程来到贵州茶区深入调查,认为汪桓武提出的观点可行。在这场争论中,汪桓武也在无意之中得罪了身边的同事,直到今天,汪桓武没有后悔:这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而不是为一己私利。事实证明,他的观点在今天来说还是对的。
贵州绿茶的好,其实体现在其内在品质上,但贵州绿茶的加工工艺还比较落后,基本上一直沿袭的是老的传统制作工艺。经过多次的试验和观察,汪桓武发现,加工茶叶的滚筒机由于加工时间长,加工出来的茶叶呈焦黄状,极大影响了茶叶的色香味,好品质还需好的加工技术,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后,汪桓武建议加工企业把滚筒机改成了多用炒茶机,这一改造使茶叶的加工工艺迈上了一个高点。加工的茶叶不仅没有焦黄状,茶叶的香味也更加醇厚,这一技术的改进,稳定和提高了贵州的绿茶品质,解决了茶叶加工过程中既不卫生又损品质的老大难问题。
贵州历史上以盛产名优茶著称,但多数年久失传。1974年有关部门开始进行课题研究,那时的名优茶还是限量生产,原中国名茶的产量较低,“遵义毛峰”是为纪念“遵义会议”而创制的名茶,,在没有经济效益的前景下,汪桓武老师潜心研制采摘、加工、制作工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科研成果在1982年获贵州科技成果奖,1984年被载入《中国名茶研究选集》,1985年6月,农业部和中国茶叶学会在南京召开首次全国名茶展评会,遵义毛峰获得全国名茶评比第一名。专家在鉴定评语中对遵义毛峰给予了这样的评价:外形索紧细回直,色泽翠绿润亮,白毫显露,银光闪闪,内质嫩绿持久,汤色碧绿明净,滋味清醇鲜爽,叶底嫩绿鲜活。汪桓武介绍说:“遵义毛峰制茶工艺独特,每年清明节前后15至20天,茶树经过一冬天可塑性物质的积累,生机旺盛,茶芽如春笋般茁壮成长,芽叶细嫩、密披如毛,用这些茶芽经过精细加工而成为遵义毛峰”。
在新创名优茶上,汪桓武老师是先行者。名优茶在制茶工艺上称为特种绿茶,原料要求必须细嫩,品质高雅、清新,通俗的话就是:清明前后的茶才能称名优绿茶。良种推广需要名优茶而推动,汪桓武为此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提倡大力推广“无系性良种”的茶种,为了大力推广名优茶,他先后在遵义、大方、金沙等地开设名优茶加工培训班,毫不保留地把相关技术传授出来。今天,贵州名优茶的价格在节节攀升,一般每公斤价格达到400元-600元,高的甚至达每公斤1500元,亩产可达6000余元。据统计,贵州的名优茶产量占全省茶叶产量的20%,而产值却占全省茶叶产值的80%。汪老师说,“如果贵州名优茶产量达到总量的50%,那贵州整个茶产业就发展起来了”。
茶是万病之药,我一天也离不开它了,每天品一杯香茗、练习两个小时的书法不仅能强身健体,更令人神清气爽。
茶缘未了
一晃54年过去了,今年已80高龄的汪桓武老师,清瘦的身体还是那么硬朗,与茶叶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汪老至今茶缘未了。在简朴的居室里,他每天都与慕名前来的茶商、茶客、茶农品茗论道,出生书香门第的他,酷爱书法,他的书法造诣颇高,在贵州书法界享有盛誉。他的养身之道就是喝茶与练习书法,有时间还会和朋友小聚打打小麻将。
长期从事茶叶教育、生产的科研工作,今天,汪桓武已是贵州有较高声誉的茶学家,制茶和审评专家,退休在家的他并没有丢下钟爱了几十年的工作,他把更多的心血和精力倾注在审评技术的传授和茶文化的倡导上来。
今天,贵州茶叶的种植、生产、加工已相当成熟,他说,“茶,不仅是一种饮品,一个产业或者单位的经济领域问题,茶的内涵已经相当丰富,以茶的品性特性、品茗意境、社会功能,结合当前的社会实际,可以进而悟出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内涵、哲理、教化大众,这就是我主张的“中国茶文化”的本意。
“如果把茶产业比飞机机身,茶文化就是翅膀”,汪桓武老师说,“茶产业的发展如果离开了文化这双翅膀很难实现大的飞跃。”
汪桓武老师对贵州发展茶产业过程中的存在一些现状忧心忡忡,我们一些地方不珍惜当地独有的茶叶品牌,很多茶商为了追逐眼前利益,不顾茶叶的品质,以次充好,这样下去是很危险的。
汪桓武老师最大的心愿是:再去走一次贵州大大小小的茶山,感受一下贵州茶产业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再为贵州茶产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心、出自己的一份力,如此,足矣!
人物档案
汪桓武,男69岁,湖南省长沙市人,1963年毕业于湖南学业大学茶学系。全国统一分配到贵州省茶叶科学研究所从事茶叶研究工作。先后取得不同等级科技进步奖4项,参与编写茶叶本,发表科技论文100余篇。研制并投入生产的名茶有遵义毛峰、银芽茶,获得部优产品称号及国家科委科技成果博览会金奖等光荣称号。1998年退休,曾应聘于安顺市委市政府茶叶领导小组技术顾问,现为贵州省茶叶品质评审委员会专家。参加各种茶事活动,发挥自己的余热。为贵州的黑茶又做出了更大的贡献。
后记:现为黑茶类制茶大师的湄江印象负责人赵双宁,早年就师从于老茶人汪桓武,专门学习黑茶传统制作工艺。现对“湄潭手筑黑茶“传统制作技艺有了深入研究。公司已是省级重点龙头企业、全国边销茶定点企业、市级扶贫龙头企业、“湄潭手筑黑茶”县级、市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湄江印象黑茶已获得贵州省文化厅促进全省县域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一”工程的“特色文化产品”。赵双宁是“湄潭手筑黑茶”非物质文化遗产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并在老茶人汪桓武数年亲身指导下,逐步开发出来“湄江印象”的“丹、碧、墨、玉、龙”五朵“金花”茯茶。对黔茶的推动和发展起到了很大的带头作用,特别是对贵州黑茶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评论